深圳帮coworking开放派对

生活就像是梦想能成真…. .当然不是说我赚了成千上万,而是我喜欢我所做的工作。我知道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我们喜欢做的事,并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之前花很多时间来组织这次的SZteam聚会,庆祝共享办公室的正式开放。       昨晚的SZteam成功聚会让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派对是7点到晚上10点,我们的宣传广告贴如下:       …

各种深圳团体项目活动

现在我在深圳湾到香港的巴士上写这个博客。前几天在香港和Boot hk的员工开会,讨论了关于在深圳的发展,和szteam共享办公室的进度。事情似乎越来越顺利了,我很开心。 今天是周日,我好好想了下以后在深圳和中国南方的一些会议和活动计划: 交流项目-让外国人到中国熟悉和了解网络环境,seomoz.org 有介绍。我手上有大量的优秀工厂可以带他们去参观, 交流。 实习项目-tropicalmba.com在做的,他们支持我在中国做宣传,我有朋友也很有兴趣投资这个项目,希望我能经营。在深圳租一个大公寓,供实习生住和工作。 培训项目-目标是中国的外资公司。向员工培训销售和市场知识,还有SEO,我手上有大量的POWERPOIN和经验分享。 共享办公项目-szteam.com很快启动,7月21号下周四晚上正式启动派对。 电子商务会议-shenzhenmarketing.com,自从1月份开始,我们每个月都有举行一次研讨会。 …

深圳比以往发展更快

        现在我在深圳-以前我有在菲律宾和香港住过,现在再回到深圳。很多人问我为何还是选择深圳。         我想起了2007年第一次到香港,然后到深圳。。。来之前我有考虑过到哪个城市,当时我第一选择是深圳,第2选择是上海。。觉得香港消费太高了,北京太冷了,塞车严重。 近来在论坛上,有些人问我哪些城市适合居住,下面是我对深圳的了解: 优点: 消费:虽然也在增长,但是相对比香港和美国消费低,房租大约3k-5k人民币/港币(475-800美金) 也可以合租和舍友分担房租。食物,取决于你住在哪个片区,外面吃还是家里煮饭。 迅速发展:过去两三个月,新地铁线开通,很多新的高楼耸起,太令人惊讶了。 年轻,开放的城市:只有30年的历史,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刚来这个城市。 …

菲律宾的单身母亲

在菲律宾,香港和中国陆的生活工作中,认识了不少菲律宾的单身妈妈在努力工作赚钱养孩子,养家。可能这是菲律宾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我不知道是否有权利去写关于这个的博文,但是我会尽量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上两周,碰见不少和我聊天的菲律宾单身母亲,出于好奇,我大胆的问了她们的故事。下面是一些例子(我没有列出名字)。 *她大概17岁的时候,和20岁左右的男朋友谈恋爱。。。之后她怀孕了,她父亲很生气。他们两家是认识的,她父亲跑到男方家大吵,打掉了男方的门牙。在菲律宾,未够18岁的女孩是不允许和比她大的男人约会的,因此那个男的陷入了麻烦,警察和政府都追究。 *我在湾仔认识的一个22岁的酒吧服务员,也是有2岁儿子的单身母亲。当她怀孕的时候男方离开了她。她现在香港一周上6天夜班,酒吧离家里2小时的车程。她每个月定时往家里寄钱。。。她现在很憎恨离开她们母子的男人。 *一个22睡的舞者,有个3岁的儿子,她和我说她以前以为自己的男朋友很爱她,但是当她怀孕之后,男朋友人间蒸发了。。。。 还有很多的例子,不再列了。我的一个在西联工作的朋友和我说,菲律宾是收到海外汇款最多的国家之一。 为何菲律宾会有这样多的单身母亲呢,下面我说说自己的观点: 文化 菲律宾是一个天主教国家,禁止流产和吃紧急避孕药。也有很多人不了解避孕套。。。。有些人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那些知道避孕套的人以为这是不合法的(但其实不是)或者觉得买避孕套是很尴尬的事情。他们觉得买避孕套会让人误以为他们是妓女或者嫖客,因为收银员会投来异样的目光。这是受菲律宾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影响。 家庭第一 …

当你经营着自己的生意时去度假的后果

 这次真的是尽了我的全力去减压了的……但是电子邮件和网络?我没有办法只好试着去回复一些紧急的邮件,而另一方面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子邮件不断地涌进邮箱。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介博客者,我会公开告诉人们我想要去度假。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谅解的……但是可能有些刚刚建立起联系的人看到我迟迟没有回复合同反馈,会议通知和一些不仅仅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电子邮件时会有些沮丧。  但我也是普通人,我试着公开授权,直接和组织机构中的人联系…… 不想成为难题,因为假如我生病了,金字塔就会倒塌……但是仍然想强调的是人们经营的小生意其实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在菲律宾我就像是一个疯狂的人那样到处跑……晚点的航班、船只受台风影响一连数天都无法开行……在交通堵塞时一连几个小时被困在出租车里……自从离开美国到亚洲来以后,我确实是变得更加有耐心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当遇到交通堵塞或者是低效率的通讯系统时我的神经还是会崩得紧紧的。  让人难过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仍然记得作为一个从未到过中国或亚洲的美国人当时有多么沮丧。在这里,建筑工地不停地开工,在基础设施建设如此之快的发展中经济体里,居然也有停止运行的时间!或许是那些剩余的劳动力缺乏改善这个系统的工作动机吧。也许那得需要这些国家的年轻一代来更多地接触国际文化和思维才能改善那些(效率不高的)系统了……而互联网和交流则是接触那些文化的好平台。  当然,与此同时我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菲律宾生活中的那些沮丧—-灯火管制、高电费、马尼拉的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的公共交通系统,耍诡计骗钱的出租车司机,人们的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掉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给人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中,你越是努力工作,生活就越是艰难,因为你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力量在限制着。  我说这些是因为当我在餐馆吃饭时,我曾试图在无线宽带免费使用区域给手机充电并连接无线宽带(信号明明就在那里,可是手机却怎么也连接不上网络……)好像是我的手机通信也遇上通信障碍了。如果你对此感到紧张,那么你就会积弊…  本周四晚上我就会回到香港了,在那里网速非常快,电随便你用,而且交通运输系统也很有效率。  看来地点还是很重要的,过完这个假期后,我真的已经准备好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了!

第五届深圳电子商务会议-手机主题

         这个周六我们举办了第五届深圳电子商务会议,主题是关于手机和手机定位服务。         我们有三个演讲嘉宾: 1.拉里,广州Appartisan的总裁-演讲关于苹果手机应用程式的市场发展。 2.郑伟彤,金蝶的产品主管,讲关于 Kuaidi100.com 的经验模式。 3.赖安,无线技术公司的市场总监,讲关于GPS追逐定位系统对网络交易的影响。       …

适应,失败总是成功之母——书评

  我花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才读完了Tim Harford写的这本书“Adapt,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翻译为《适应,总是成功之母》,这个摘录真的吸引了我:我们比想象中的自己的还要盲目(第17页)……人类做的决定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对的,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有勇气进行尝试,要有信心权衡利弊以便能利用好获取的信息并做出最好的决定。同时我们也要有谦虚的态度去接受自己犯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和决策者。   …

菲佣在香港如何找工作

我认识了个菲佣女孩Lyn,26岁,来香港工作一年了,刚刚辞职。她之前在一个印度家庭做女工。她说雇主对她很差,做不下去了。但是她过早辞职了,现在只有14天的时候工作证就到期了。 如果这十四天内没有找到工作(找到工作并住在主人家里), 就得返回菲律宾了。但是14天时间太短了,要面试,文件申请等等。 我的朋友威廉说他有在找一个跑腿的,她可以做一段时间,不过需要有工作签证。我有听说如果想招菲佣,需要有个资金25万港币的公司,也有些说你只要有香港身份证和固定工作就可以自己联系了。这个菲律宾女孩告诉我说,中介都会帮忙搞好一切,说我也可以雇佣她!我没有这个想法,但是好奇想了解,于是跟着她去了一个中介公司了解情况。 那中介公司是个虚拟办公室来的,其实就是一对夫妇,帮印尼和菲律宾的妇女在香港找工作。 那个丈夫接待了我们。他 问了我的一些个人背景和雇佣的原因。他说我需要有香港身份证才能雇佣她。我只有中国工作签证,所以不行。但是很奇怪她坚持说我可以雇佣她,可见她是多么绝望了。 在香港的菲佣,一周工作6天,周日可以休假去见见朋友(周末的时候,在香港的任何一个公园都可以看到很多菲佣在聚会) 然而这样的工作还是比她们在本国的工作好,而且香港的西联很强大,她们大笔的收入都通过西联汇给家人。 Lyn说她会去澳门的一个亲戚那先呆一段时间。 …

中国人总想逃离中国+海外留学

  是的,我的题目可能有点过了,但是我曾多次碰到很渴望去海外留学的中国人。这有点类似于中国人热衷购买外国产品的现象……好像中国人相信外国货多于相信其本国货。有趣的是现在很多美国人和其它国家的人都在购买“中国制造”而中国人自己则更喜欢买外国货。   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大多数人都喜欢购买“专卖店”的产品,进口的产品看起来总是那么性感。   所以回到海外教育的问题上……我的很多中国朋友都曾在国外读过本科或研究生(MBA)。我认为到国外旅行对于任何一个人(中国人、美国人、欧洲人……)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因为通过旅行,你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还可以离开本国一段时间。与做其它事情比起来,我能想象到旅行能加速你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为什么我没有到国外学习呢?我确实选了一个不在我家乡的大学Stevens Tech, 这个大学距离纽约很近,当时我就想要搬到离纽约“大苹果”进一点的地方。不过那也意味着我不能和父母住在一起了。记得我的父母当时(因为这件事)感到很难过,而且他们也知道在外面住要花掉很大一部分学生贷款,但是它会促使我去认识新的朋友,离开家的保护,发展我的社交技能和知识技能。 …

在香港见证朋友的小孩的出生

  昨天我整个下午都和我的朋友Leon呆在香港的St. Teresa’s Hospital 聖德肋撒醫院等他的孩子Emma K 的出生,顺便提一下哈,Leon 是澳大利亚人,他的妻子则是日本人,他们两个都没有香港身份证或香港护照。  我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和他一起了解了在香港生小孩的流程,所以我觉得在这里写一篇关于该流程的博文肯定很有趣。 去哪个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