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的回归,享乐在后

   我总是认为自己一半是极客,一半是酷者。在高中时,我也是同时扮演这两种角色的,并学会了灵活变通以及如何面对不同的性格的人。我不怕自嘲,可能那就是我变老的一种标志吧。我还写过关于我们社交媒介的人是一群极客的文章。曾经有人举办过一次社交媒介的晚会——这个想法是基于想给那些在高中没能拥有一个盛大的正式舞会的极客们提供另一个机会。现在极客很酷,极客成为了百万富翁。我很好奇他们假如还回到高中时代会被选中吗?难过的是,可能他们还是……

  后来我更多地和技术类型的人一起工作,可能他们就是那些在学校,甚至是在美国倍感尴尬的家伙,然后选择到中国这个新的环境来。

  当我在夜店里觉得很疲惫想要离开去寻找一些想要的ZZZZZZ’s时,那些极客们就会变为摇滚明星( 在这里我不会指名道姓)推动我继续前进。

  对于那些了解我的人,他们都知道我是一个没有多大耐心的人,而且容易情绪波动……但是有趣的是香港的一位从事技术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说,他在青少年时期曾被人排斥过,当时他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开心。现在他已经25岁左右了,终于追赶上那些很酷的人了。

  是这样吧?那些在高中很酷的人现在可不是在亚洲发展生意和网络项目。

   在这里我不会把那些人的名字公布出来,也许了解我的一些读者朋友可能会知道我说的是谁。但是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一个很聪明的美国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参加一个交换生的项目并来到了中国,他当时学习非常刻苦。他给我描述了当时其他的美国交换生是如何到酒吧开party和忙于约会的,而他却放弃了那些活动并专注于学习功课。事实上他是在非常努力学习汉语及其文化课程。

   那时候我还不认识他,现在他将近三十岁了。在酒吧里我们一起和啤酒聊天,他向我道出了他内心曾经的担忧:提到当时与他一道参加交换生项目的同学们因他没有去参加party和约会是如何嘲笑他的情形。但现在他开怀大笑对我说,他很好奇当时的那些舞会男孩们现在都到哪去 了,而他则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以及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牢固掌握。

  我并不觉得很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避免不了要做出决定,选择在人生中的什么时候去享乐,什么时候应该去“投资”和做出“牺牲”

也许可以简写如下:


1.先投资/后收获—–极客?商人?
2.先享乐/后投资—–工人?

  我现在就可以想象到这篇博文可能会得到的评论,平衡生活与工作,先学习功课,然后在星期五的晚上和朋友们出去喝一杯,放松一下。我明白这些,但是我认为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就得成为一个疯狂的极客,把时间花在于人的交流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