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比以往发展更快

        现在我在深圳-以前我有在菲律宾和香港住过,现在再回到深圳。很多人问我为何还是选择深圳。         我想起了2007年第一次到香港,然后到深圳。。。来之前我有考虑过到哪个城市,当时我第一选择是深圳,第2选择是上海。。觉得香港消费太高了,北京太冷了,塞车严重。 近来在论坛上,有些人问我哪些城市适合居住,下面是我对深圳的了解: 优点: 消费:虽然也在增长,但是相对比香港和美国消费低,房租大约3k-5k人民币/港币(475-800美金) 也可以合租和舍友分担房租。食物,取决于你住在哪个片区,外面吃还是家里煮饭。 迅速发展:过去两三个月,新地铁线开通,很多新的高楼耸起,太令人惊讶了。 年轻,开放的城市:只有30年的历史,很多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是刚来这个城市。 …

深圳共享办公区筹备进展迅速

 回到深圳,回到工作上来了!周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的。早上、下午都在追赶工作进度,还有一些会议要参加,然后Chris Gormley和我一起去看了深圳共享办公区项目的进度。在那里我们和Gareth、Jun见了面,其实他们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已经确定了这个新的地点……现在这里即将准备开放了!  对于那些一直关注我的人来说,2011的大部分时间已经导向了这些……头脑风暴之深圳共享办公区,找到Gareth、在高新园测试共享办公区设立的可能性、决定自己的主攻方向即始终围绕团队建设、技术、中国、互联网……真的很享受举办深圳电子商务沙龙所带来的快乐……而这个博客的记录了我所有关于这些的经历。  所以这个下午我就到那个共享办公区去看看(一切看起来发生的如此之快,他们在我到菲律宾出差的这段时间里租下了场地…我当时确实是通过Skype 录像看了一下这个地方!)然后我和他们一起到Ikea去买了一些新的办公桌,都是些很流行的桌子哦!  不过,这里的布局现在看起来还有一点凌乱……下面就是Gareth和Jun刚刚设立的这个新办公区的细节描述: • 它在哪里?南山高新园的南部。深圳地铁蛇口线的科苑站,具体地址——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南区粤兴三道6号南京大学深圳产学研基地大楼B区502号,从地铁的D出口走出来以后,大楼就在你的左边。 • 办公区的面积:258平方米,在科苑地铁站左边的南京大学楼内 …

回到中国,未来一周计划-深圳,东莞,香港

周日是思考和做计划的时间。上周从菲律宾回来之后,转换到“中国模式”,继续在香港和深圳往返。 下面是我未来一周计划: 1.周一-在深圳,7月4日,是美国的独立日假期。但是我还是得继续工作,处理大堆邮件,和员工开会。 2.周二-到东莞,和fivesland的员工打招呼,聊聊天,开会。晚上回深圳 (晚上工厂可能停电) 。 3.周三-和金蝶软件公司会议,讨论长期的合作,电子商务研讨会的场地问题。希望能定下未来6个月的场地,也希望以后的研讨会能 有物流公司的参与。 4.周四-深圳共享办公室的启动,地址已经搬迁…很兴奋。下篇博文会详细解释。 5.周五-可能会去香港,和利昂见面。 …

当你经营着自己的生意时去度假的后果

 这次真的是尽了我的全力去减压了的……但是电子邮件和网络?我没有办法只好试着去回复一些紧急的邮件,而另一方面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电子邮件不断地涌进邮箱。作为一个开放的社交媒介博客者,我会公开告诉人们我想要去度假。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谅解的……但是可能有些刚刚建立起联系的人看到我迟迟没有回复合同反馈,会议通知和一些不仅仅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电子邮件时会有些沮丧。  但我也是普通人,我试着公开授权,直接和组织机构中的人联系…… 不想成为难题,因为假如我生病了,金字塔就会倒塌……但是仍然想强调的是人们经营的小生意其实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在菲律宾我就像是一个疯狂的人那样到处跑……晚点的航班、船只受台风影响一连数天都无法开行……在交通堵塞时一连几个小时被困在出租车里……自从离开美国到亚洲来以后,我确实是变得更加有耐心了……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当遇到交通堵塞或者是低效率的通讯系统时我的神经还是会崩得紧紧的。  让人难过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到凡事皆有两面性……我仍然记得作为一个从未到过中国或亚洲的美国人当时有多么沮丧。在这里,建筑工地不停地开工,在基础设施建设如此之快的发展中经济体里,居然也有停止运行的时间!或许是那些剩余的劳动力缺乏改善这个系统的工作动机吧。也许那得需要这些国家的年轻一代来更多地接触国际文化和思维才能改善那些(效率不高的)系统了……而互联网和交流则是接触那些文化的好平台。  当然,与此同时我也更多地认识和了解菲律宾生活中的那些沮丧—-灯火管制、高电费、马尼拉的交通拥堵,效率低下的公共交通系统,耍诡计骗钱的出租车司机,人们的时间就这样慢慢的被消耗掉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给人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在那样的一种环境中,你越是努力工作,生活就越是艰难,因为你的周围有那么多的力量在限制着。  我说这些是因为当我在餐馆吃饭时,我曾试图在无线宽带免费使用区域给手机充电并连接无线宽带(信号明明就在那里,可是手机却怎么也连接不上网络……)好像是我的手机通信也遇上通信障碍了。如果你对此感到紧张,那么你就会积弊…  本周四晚上我就会回到香港了,在那里网速非常快,电随便你用,而且交通运输系统也很有效率。  看来地点还是很重要的,过完这个假期后,我真的已经准备好全心投入到工作中了!

热带MBA-花了好几天时间在首次会议上

  出席本次热带MBA会议是我此行到菲律宾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要知道我已经说了好几个月要去菲律宾的了)去和我有同样想法的互联网公司的人进行交流。   这次会议是类似会议的第一 次,时间长达一个月,供互联网人聚到一起进行交流、联系、以及分享和学习,当然还有一起开心放松。也许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移动社交群体。人们因为保持关注这种发展趋势(或者是围绕着它的主题)而变得更加实际、更具流动性……在工作地点上也变得更加灵活。这似乎有点过了,像一个网络拖车人住在世界的另一边的不同城市里……而且让人觉得很累。   上一周我错过了很多会议和社交活动,因为我没办法既举办深圳电子沙龙同时又到这里来出席会议,所以在这么多的亚洲会议和要认识的人里我得认真权衡然后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   本周二的下午,我和同样从深圳出发的James Sung …

在菲律宾的计划安排-工作+娱乐

         这个周日是父亲节—(想念你,爸爸。。),我从香港到了菲律宾。我的“菲律宾家人”在机场接待我 ,呵呵 其实是玛丽的家人。她的姨姨malou和哥哥Roc(如照片上),还有一个以前见过的朋友。他们坐地铁,吉普车,转巴士历经辛苦才来到机场。我们也是按原路这样回到马尼拉的,在离开机场之前,我们吃了午饭-披萨大餐。但他们有点害羞不愿多吃,说已经吃过了。。。我和他们聊天又记起了些菲律宾常用语 (上次过来菲律宾是一月份的时候)。 晚上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下面在菲律宾这段时间的计划,指导6月30号。  周一(明天)-留在马尼拉,去咖啡店和我的员工小组会面-乔尔,莱斯妮,还有几个新员工。 周二到周四-我的朋友克里斯告诉我,tropical MBA有搞个网络营销企业家聚会活动,我准备去参加,期待这个。 周 …

又一次开始了我的旅行,去菲律宾啦!

  是的,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总是往返于香港、深圳和东莞之间,其实我自己并没有把它当做旅行……就像我的朋友说的那样,那基本是上下班的往返过程罢了!   我这个人似乎总是停止不了工作和旅行。好像是从去年的三月份开始吧我就一直在旅行。说实在的,我很陶醉于其中的感觉,因为一旦你创造了一个对于办公地点无所谓的工作环境,只要有互联网(没有被限制的开放的互联网)和电,你就可以把大部分工作做完了。   我记得上次去菲律宾已经是今年一月份的事情了,现在我又带着一大堆出席商务会议的任务来到了菲律宾……同时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好好给自己放个小假……要知道,连我的员工和客户都在不断地劝说我去度假哦,因为那样我整个人就可以放松一下并回复精神。   我从香港带了一些巧克力作为礼物送给朋友们(玛丽说那是很流行的一种礼物)真希望能把我的爱在第一天或第二天就传递给周围的每个人。(但是我很确定巧克力会在我的行李包中很快融掉的,呵呵)   我还会继续写博客的,希望这篇文章不会招来那些还呆在办公室上班而我却在漂亮的海边度假和工作的人的羡慕(嫉妒)的评论!呵呵!

第五届深圳电子商务会议-手机主题

         这个周六我们举办了第五届深圳电子商务会议,主题是关于手机和手机定位服务。         我们有三个演讲嘉宾: 1.拉里,广州Appartisan的总裁-演讲关于苹果手机应用程式的市场发展。 2.郑伟彤,金蝶的产品主管,讲关于 Kuaidi100.com 的经验模式。 3.赖安,无线技术公司的市场总监,讲关于GPS追逐定位系统对网络交易的影响。       …

成功举办珠三角国际精英会沙龙活动,更多的深圳交流

  珠三角国际精英会沙龙活动在暂停了好几期以后于昨天晚上(6月16日)在深圳重新启动了(我记得此前最近的一次活动是在2010年11月27日的EUCCC 10周年慈善会议– The Kempinski. )这次是David Shomaker把这个会议重新组织起来的,他叫我和其他9个会议志愿者帮忙推进和组织一系列新的每月会议。   这次会议是一些列新会议的第一个,于6月16日周四举办。总的来说,我觉得会议还是举办得比较成功的,David 把会议的时间定为晚上的7点到8:30,会议内容包含公司/或个人介绍,然后就是特邀嘉宾进行主题演讲。 …

适应,失败总是成功之母——书评

  我花了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才读完了Tim Harford写的这本书“Adapt, Why Success Always Starts with Failure”(翻译为《适应,总是成功之母》,这个摘录真的吸引了我:我们比想象中的自己的还要盲目(第17页)……人类做的决定不可能每一次都是对的,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要有勇气进行尝试,要有信心权衡利弊以便能利用好获取的信息并做出最好的决定。同时我们也要有谦虚的态度去接受自己犯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和决策者。   …